參加爸媽在線第92期“傳統文化 修心養性”修習班,是我人生中的一大幸事,收獲極為豐盈。現將主要心得分享如下:
作者臺上分享
一、文化與傳統文化:天人合一的智慧
本次修習班對“文化”的定義,精辟而深刻:“觀乎天文,以察時變;關乎人文,以化成天下”。夏老師在講解中充分闡釋了中國文化的源頭——源于天、地、人三者的和諧統一與相互影響。這體現了《易經》的核心思想:人在天地規律中生存發展,其行為應順應天道。
《易經》揭示的“變”是宇宙永恒的法則,提醒我們智慧在于隨機應變,而非固守教條。天地萬物(包括人、動植物乃至環境)相互依存、彼此影響,構成了一個動態的整體。因此,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的真諦,在于效法天地無私、包容萬物的“大愛”精神——即“為而不有,為而不恃,為而不居,為而不爭”。夏建國老師正是這種精神的生動體現。這種思想也奠定了中國文化中尊重自然、追求和諧、倡導公平的基石。
來到爸媽在線
儒、釋、道、醫等各家學說,雖路徑各異,但都旨在闡釋天地之道對人的要求,引導人超越本能,涵養德性。它們共同構成了中華文明的精神主干。
“傳統”意味著可傳承的根本。因此,傳統文化,就是蘊含著統領天地人和諧共處智慧的文化,是指導人類追求和平、幸福與繁榮的文化。中華文明根植于對自然的深刻體察(“天人合一”),其獨特的包容性與延續性,使其在世界文明之林中熠熠生輝。文化確是國家民族之根脈。
二、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實踐
中華文化源遠流長,不僅體現在典籍思想(明流),也深深融入民間智慧與實踐(暗流)。夏老師等踐行者,以及歷史上無數的醫者、學者,都在身體力行地詮釋和傳播著這些智慧。現代科技(如通訊、影像技術)的發展,在某種程度上印證了古人對萬物相互聯系、能量流動的樸素認知,展現了中華文化早慧的一面。東西方文明路徑不同,但中華文明強調內在修養、追求和諧共生的特質,具有獨特的價值。
聽傳統文化課
三、生命的價值在于實踐與付出
關于生命的困惑,夏老師給出了清晰的指引:生命的價值與意義,正是在不斷面對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以體現和實現的。 人生就是一個持續解決問題的旅程。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付出的關愛越多,為社會創造的價值越大,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也就越彰顯。被他人需要、能夠幫助他人,是生命意義的重要源泉。夏老師充滿智慧的人生經歷,正是這一理念的最佳注腳。真正的智慧源于實踐,在解決問題的歷練中不斷積累和升華。
四、修心養性:回歸本真
修心養性,核心在于滌除心靈的雜質(如過度的欲望、偏執、傲慢、猜疑等),回歸內心的純凈與本真。正如古訓所言,人本具足善良天性,只是后天易受塵世紛擾。這個過程雖不易,但向內探尋、涵養心性,是提升生命境界、獲得內心安寧的根本途徑。它引導我們以更開闊的胸懷擁抱生活。
結業合影
五、中醫藥:天人合一的健康之道
中醫的理論根基,完美體現了中華文明“天人合一”的智慧。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的理念,直接指導著中醫的養生與療愈。它強調人體是自然的一部分,健康源于與天地規律的和諧共振。心境的平和(減少貪嗔癡慢疑等負面情緒的侵擾)是健康的重要基礎。藥物(源于自然界的動植物礦物等)是輔助人體恢復自身平衡與免疫力的手段。夏老師也指出,藥物最終是幫助激發人體自愈力。
結語:
短短五天的學習,夏老師的智慧布施猶如明燈,照亮了我曾經的迷茫與困惑。它幫助我梳理、整合了過往的知識,使抽象的“文化”變得可感、可知、可實踐,真正內化為生命的力量。我的心態也發生了深刻轉變:那些曾帶來困擾的人和事,如今看來都是促使我反思與成長的“逆增上緣”,讓我更清晰地認識自我、發現不足;而給予我關愛與支持的父母親朋、戰友同事,更是我生命中的良師益友。我的心中充滿了感恩,內心也充盈著陽光與力量。
與夏老師合影
由衷感恩夏老師的教誨!感恩爸媽在線全體同仁的周到服務!感恩各位同窗的陪伴與啟發!生命的意義在于不斷學習、提升智慧。我將勤勉修習,不負厚望!(作者:陳昌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