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天的“傳統文化 修心養性”修習班結束后,我的內心被徹底刷新了。這不僅是一次學習,更是一場心靈的洗禮,讓我對人際關系、積德行善和中國傳統智慧有了全新的認識。
本文作者
曾經的我,常常被他人的言論左右,陷入無盡的內耗。而這次修習班最大的收獲,是讓我明白:與人相處不僅需要善心,更需智慧。真正的行善不是盲目付出,而是懂得用最合適的方式利益自他;真正的強大不是強硬對抗,而是修得一顆如如不動的心——能包容萬物,笑對褒貶。
夏老師課上分享的一個真實故事,讓我徹底震撼:一對八旬夫妻為一塊地與鄰居爭執三十年,打了無數場官司,甚至影響了四個女兒的人生。然而,僅僅幾天的傳統文化學習,竟讓他們毅然放下執念。老人說:“這場官司我認輸了,我認輸了,我一身輕松,人家也輕松。”更出乎意料的是,當他們選擇不再上訴,鄰居反而主動要把地讓出來……
夏老師講課
原來,“以退為進”不是妥協,而是一種深層的智慧。黑白之間,本無絕對的界限;通往正義的路,也從來不止一條。
儒釋道三家的智慧,在這次學習中也深深映入我的生命。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,不是虛無縹緲的理論,而是可以切實指導現實生活的明燈。它教我如何不再被情緒綁架,如何用平和與超然看待問題,如何真正積德行善而不執著于形式。
與夏老師合影
我意識到,一個恪守傳統道德的人,必然是一個有責任感、有溫度、對社會有用的人。而這些智慧,正是治愈現代人內心焦慮與困惑的一味良藥。
結業不是結束,而是真正的開始。我發愿要把這五天的所學融入日常——告別壞習慣,孝順父母,認真工作,更要把修心的功夫落到實處。愿我能保持這份平和與快樂,也在事業上走得更遠。
結業合影
感謝爸媽在線舉辦這次修習班,也特別期待未來能再回到桂林康養基地,繼續學習傳統文化和體驗調理項目,甚至有機會成為團隊一員,把這份寶貴的智慧傳遞出去。
這五天,于我,已是一生改變的起點。(作者:張亦晨)